新东方网>快讯>教育资讯>中学教育>正文

中学生法制教育重点 中学生法制教育内容

2019-04-19 11:55

来源:

作者:

  中学生法制教育重点包含哪些内容?天津新东方小编主要总结了4点: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彩;教育内容选择原则;建立监督机构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老师和家长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
  
  中学生法制教育重点: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彩
  
  学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检察院干警担任辖区内五所中小学“综治副校长”后,协助学校作了以下尝试: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和专题广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开设模拟法庭,开办法制宣传园地,印发普法小册子,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等,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条件的还可以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请政法干警讲法制课,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普法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的观念。某校“综治副校长”为了给学生上好法制教育课,专程到劳教所采访了两位少年犯的犯罪经过,让他们讲述走进高墙后的认识,并制成录音带,带回学校放给同学们听。那两个少年犯原来也是学生,就是因为讲哥们义气朋友打架,将别人打成重伤以致进了劳教所。同学们听后,都感到非常震撼,原来犯错误与犯罪仅一步之遥。特别是当这两位少年犯说到“与我同龄的兄弟姐妹们,我很羡慕你们坐在明亮的教室内读书,请你们一定要接受我们的教训,千万不要走我们这条路”时,许多同学的眼睛里都含着泪水,为他们的同龄人深感惋惜,学法、懂法、守法和依法维权的意识悄然萌生。
  
  中学生法制教育重点:教育内容选择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性原则。当代初中生是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者,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使命。但是,初中生掌握的知识还比较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因此,我们对初中生实施法制教育的内容,首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性,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知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为根本目标。
  
  (2)坚持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的原则。对初中生进行法制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与初中生这一阶段的成长认知规律相适应,坚持规则教育、习惯养成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充分注意学生的兴趣、情感、需要和能力,不仅使他们"好学",而且使他们"乐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坚持引导实用性原则。我们对初中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预防违法犯罪,并勇于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因此,对他们说进行法制教育的内容要具有引导性和实用性,贴近生活,从实际出发,使初中生能够良好的适应社会,将来肩负起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担。
  
  中学生法制教育重点:建立监督机构
  
  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那么“法制”就是空谈,班级也是一样。例如:我利用每周五的最后课堂或平时设立的意见箱,让每一位同学广开言路揭发执法不严的值日班干部或者检查委员。这样使每位同学都走进“监督”,从建立“监督”机构以来,班级出现了自治、自强的现象,管理也出现了法制化、公正化、公平化。
  
  中学生法制教育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与认可,学习过程也是如此,每一个学习任务上的小突破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认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看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问题的分析,一味的追求标准答案。学生在认真努力之后依旧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学生就会因此失去学习的信心。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多多观察学生,对于学生独特的理解与感悟,给予更多肯定与帮助,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认可的微笑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对于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帮助,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于学习当中的一点小进步给予肯定,增强其自信心。

新东方天津学校官方头条号:天津新东方学校

试卷解析、干货知识、学习方法、家庭教育技巧等天津教育相关信息,扫码了解!

课程列表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22-2737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