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快讯>教育资讯>出国留学>正文

海归求职现状 海归求职窘境

2019-04-22 11:56

来源:

作者:

  【TechWeb】4月21日消息,根据UniCareer发布的《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海归人才在国内就业遇到一定阻力:近70%的留学生归国后遇到了文化理念、落户就学、政策限制等难题;30%的留学生认为第一份工作完全未达到预期;而在企业端,27%的受访企业认为海归的自我评价过高。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了海归求职现状以及窘境。
  
  海归求职现状
  
  UniCareer成立于2014年,主要通过职业技能阶段式学习以及测评体系,为大学生以及在职白领提供一站式人才解决方案。 2017年7月,UniCareer获得新东方、昆仲资本联合领投的5000万元B轮融资;2018年4月,获猎聘、东方富海领投近2亿元C轮融资。
  
  以下为报告全文(略有删减):
  
  男女比例4:6,英美仍是海归主要来源国
  
  参与调查的受访海归中,男性占43%,女性占57%。在留学国家或地区的选择上,欧洲和北美地区依然是主流目的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为主要留学国,分别占比28%、24%、 12%;其次是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与留学选择目的地比例接近。
  
  学历硕士居多,商科海归占五成
  
  近六成的受访海归在海外已经或即将取得的最高学历为硕士。51%的受访者的主修专业为商科,医学专业较少,仅为2%。男性更倾向工程学与自然科学,女性则集中在商科、人文与社会等。
  
  情感与文化因素是回国的首要原因,第一份工作更看重公司平台
  
  “情感与文化因素”位列受访海归回国就业的主要原因榜首,占30%。对于海归来说,国内所能给予情感及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促使其回国极强的推动力。除此之外, ”国内个人发展机会更多”,“看好国内经济形势”,分别排在第二、第三位。
  
  对于国内第一份工作,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海归认为“公司平台”是其在求职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其次才是“工作城市”、“薪资”和“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
  
  回国后的困难与问题,海归感受各有不同
  
  虽然回国发展对留学人员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当谈及回国后遭遇的困难时,有三分之二的受访海归表明了烦恼,其中“文化理念融合难”与“优惠政策享受难”被提及最多。不过“政策享受难”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受访海归对政策的关注度低有关。有20%的受访海归认为政策的宣传力度小,而这其实从侧面反映了海归不知从何了解政策的窘境。
  
  超八成海归回国半年内就职,近三成海归年薪低于10万
  
  国内招聘平台是受访海归回国求职的首选渠道。86%的受访海归可以在回国以后的半年内找到工作,求职时长1年及以上的占比仅为7%。近三成受访海归的初始年薪低于10万,高于15万的占比仅为四成。
  
  北上广深薪资优势依然明显,新一线城市吸引力不断攀升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依旧为海归最偏好的国内就业城市,68%的受访海归选择其作为第一份工作的所在地。同时,得力于近年来各地的人才引进政策和经济快速发展,阿里网易等知名企业云集的杭州、国家新兴高新产业重点城市苏州、四大直辖市之一的天津、西南重镇成都等新一线城市逐渐崭露头角,对受访海归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从整体上看,受访海归的分布情况与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政策颁布情况相吻合。
  
  与此同时,城市之间的薪资结构也有所不同。初始年薪高于15万的受访海归中,79%的工作地点位于北上广深,而在其他城市的占比仅为21%。当把初始年薪提高到30万以上时,会发现差距愈发明显,可见北上广深的高薪机会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海归就职行业多元化,新兴行业前景广阔
  
  在深化供给侧改革,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行业快速发展,成为受访海归最倾向的行业。其他行业的分布呈现多元化,排名第二的IT/互联网占比为15%,与国内该行业的吸引力与繁荣景象不符。这或许是受有限的企业需求量和丰富的劳动力供给所影响,且相比国内学生,海归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对比不同行业之间的薪资占比差异性,可以看出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薪资最具竞争力。其20万以上的初始薪资占比最高,占到整个行业的46%。作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顺应科技潮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因此相对应的,该行业也有着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更高薪资的期待。
  
  民营企业成海归就业主体,创业型企业薪资水平高
  
  受访海归第一份工作的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本土民营企业,占比超过1/3。相比之下,创业型、外资和民营企业能提供的初始薪资更高。其中,创业型企业薪资水平最高,这不仅体现了创业型企业对海归群体的认可,也说明了其对人才的渴求。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和外资企业的薪资差距逐步缩小,甚至如互联网等行业的民营企业的初始薪资比外资企业还要高。
  
  海归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基本一致,男女青睐岗位存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海归的就职岗位基本与所学专业方向一致。其中作为海归主流学科的商科、工程学、人文与社会,其基本匹配与完全匹配的总占比分别为72%、69%、60%,均高出平均水平,这与此类岗位在市场上充足的需求量是分不开的。而作为匹配度占比最高的艺术与设计学科,则与其象牙塔般的专业层级与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度增加相关。
  
  除此之外,调查结果还显示,男性海归与女性海归在岗位职能的选择上存在不同的倾向性。选择研发/技术作为第一份工作的男性海归比女性海归要多出32%,而选择人力/行政的女性海归则比男性海归多54%。这不仅与男女在专业选择上的倾向性正相关,也与男女本身的思考方式与行为特质相关。
  
  通用类岗位对专业更宽容,技能型工种高薪高门槛
  
  从整体上看,受访海归的就业岗位呈现多元化;就职通用类岗位的占比要高于技能型岗位。这也部分反映了求职市场上岗位的供需差异。比较各类岗位与其相关专业的匹配度,可发现金融/会计、设计/艺术、研发/技术的匹配度最高,这证明了技能型岗位对求职者专业背景的要求更高。而市场/销售类岗位由于对求职者的专业背景最为宽容,且市场需求强烈,发展空间宽广,反而吸引了大批非商科专业的海归求职。
  
  分析不同岗位中20万以上高薪的占比,会发现技能型岗位相比通用型岗位占比更高。显示出技能型岗位门槛虽高,但同时会以更优厚的薪资待遇来吸引人才的意愿。通用型岗位中,以人力/行政在高薪中占比最低,这与其岗位本身的职能特性相关。
  
  “质” “量”一起抓,实习经历助力求职
  
  60%的受访海归在求职前拥有至少2份实习经历,没有任何实习经验的占比仅为19%。在拥有实习经验的受访海归中,其实习与之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占比高达66%。
  
  同时,拥有2份及以上实习经历的受访海归,其实习与之后所从事工作的相关度,会高于仅1份实习经历的受访海归。这由于实习通常与毕业后的职业规划相关联,所以实习经历的增加,会使得这些受访海归拥有相对更清晰的职业规划。
  
  调查结果还显示,受访海归的实习经历与其对所从事工作的满意度相关联。实习经历可以分为从实习份数与实习相关度两个维度。实习份数越多,工作满意程度越高。实习与所学专业衔接度越高,工作满意程度也越高。
  
  约三成海归认为工作完全未达预期,公司平台成最大不满因素
  
  43%的受访海归表示国内的第一份工作基本符合期待,同时29%的受访海归认为第一份工作连基本预期都未达到。
  
  综合对比影响工作是否符合预期的因素,可以看出,认为公司平台不符合预期的受访海归占比最高,为36%。实际上,海归都心向往之的公司平台,一般都是各行业内的顶尖公司,往往有着更高的门槛和纷来沓至的人才,激烈的竞争导致实际进入难度较大。同时,虽有近60%的受访海归认为初始年薪基本符合预期,但认为其符合及完全符合预期的占比却不足20%,说明在薪资方面,绝大部分受访海归的理想与现实还是存在落差。
  
  海归求职窘境
  
  报告显示,海归人才在国内就业遇到一定阻力:近70%的留学生归国后遇到了文化理念、落户就学、政策限制等难题;30%的留学生认为第一份工作完全未达到预期;而在企业端,27%的受访企业认为海归的自我评价过高。
  
  这样的困境也直接表现在海归人才的薪资水平上:报告显示,近三成海归2018年实际工资不足10万元,而有近五成海归期望2019年可以拿到10-15万元的年薪,从薪资水平上可以看出,海归学生并不如往日风光。
  
  报告显示,约七成企业仍然重视海归招聘,68%的受访企业表示有海外校园招聘的意愿;65%会针对暂未回国的候选人设置专门的面试流程;同时,64%的受访企业愿意为海归提供额外的福利待遇。而外企和民营企业,在此意愿上更为强烈。
  
  海归求职建议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1.94万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国内大学生群体的职场竞争力也在快速增强,海归在求职时的优势开始有所缩小。
  
  据《报告》显示,初始薪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海归就业的困境。近三成2018年毕业的海归留学生实际初始年薪不足10万元,高于15万元的人数仅占四成。
  
  在对就职的满意度方面,有近30%的受访海归认为第一份工作未达到基本预期。综合对比影响工作是否符合预期的因素可以看出,公司平台不符合预期的受访海归占比最高,达到36%。同时,尽管有近60%的受访海归认为初始年薪基本符合预期,但符合或完全符合预期的占比仅有不到20%。在薪资方面,绝大部分受访海归留学生存在预期落差。
  
  在就业城市选择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依旧为海归最偏好的国内就业城市,68%的受访海归选择其作为第一份工作的所在地。得力于近年来各地的人才引进政策和经济快速发展,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云集的杭州、国家新兴高新产业重点城市苏州、四大直辖市之一的天津、西南重镇成都等新一线城市逐渐崭露头角,对受访海归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英语表达能力、宏观视野和适应能力,是海归留学生最重要的三大竞争力。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认为,海归留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比国内应届毕业生更好。国际化的学习经历和海外生活,也让他们在面试和工作中表现出更宏观的视野以及更强的适应能力。但与此同时,海归留学生也存在对国内情况不够了解,自我评价过高,对薪资的要求高于基准的情况。
  
  约七成的受访企业表示重视对海归留学生的招聘,65%会针对暂未回国的候选人设置专门的面试流程。在福利待遇方面,有64%的受访企业愿意为海归留学生提供更核心的工作岗位和更优越的初始薪资。《报告》同时指出,外资企业相对更重视针对海归留学生的招聘。
  
  较高学历的海归留学生得到了雇主企业的更多认可,有81%的受访企业更倾向于硕士研究生,且有83%的受访企业首选毕业于美国和英国高校的学生。美英两国作为世界名校的聚集地,教育资源受到了被受访企业的认同。
  
  但学历并不是企业考察人才的第一要素,在对受访企业需求进行分析后,《报告》认为企业普遍更看重与“实际工作表现”相关的素质,比如实习/工作经验、相关工作技能等。调查数据也显示,约八成的受访企业更倾向拥有2次及以上实习经历的海归。这也显示初目前企业的人才需求是以务实为导向。
  
  《报告》在最后指出,“高素质”、“高层次”的海归依旧备受青睐,但海归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亦是不争的事实。《报告》建议,海归人才应科学管理自身预期,并及早规划职业路径选择,明晰自我定位,切忌好高骛远。
  
  海归求职问题反思
  
  留学的意义有很多,而且每个人留学的意义也不同,有的人想要追求更好的教育、更安逸的生活环境、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等等,重新建立对于自己的认识,尤其是对于自己上限的认识,然后借由自己的力量去打破上限,去挑战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独立的,坚强的人。
  
  因此,小编也给回国的留学生一些建议:
  
  1、找到自己的稀缺性,可以从知识领先、技能领先两个维度找。
  
  2、心态。必须明白自己在与一群技能领先的人才竞争。想明白这一点,就能有成熟的心态,对薪酬、职位和职业发展做出合理预期。
  
  3、想清楚回来后要做什么,在国外求学期间,多参加相关项目,积累项目经验。
  
  留学值不值?从绝对经济账角度看,肯定不值。从收益上看,伴随出国留学越来越常态化,“留学生”三个字已经没有特殊价值,绝大多数留学生早已经成为普通大学生。近年各种调查都表明,留学生的起薪均大幅度下降,甚至仅有三四千元。但留学的价值不能仅仅算经济账,更应从成长角度来算这笔账。海归求职变难也是必然的,这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之一。

新东方天津学校官方头条号:天津新东方学校

试卷解析、干货知识、学习方法、家庭教育技巧等天津教育相关信息,扫码了解!

课程列表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22-2737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