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快讯>天津教育新闻>正文

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

2021-09-17 16:03

来源:中新网

作者: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英文为:“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传递出14亿中国人民的美好期待: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的未来。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寓意

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发出的声音是汇聚、是共享、是未来。

“一起(Together)”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姿态,指明了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成功之道。“向未来(for a Shared Future)”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传递了信心和希望;“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倡导追求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共同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的未来的共同愿望。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确定啦!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陈吉宁表示,在中国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冬奥组委与国内外各方面紧密合作,努力克服新冠疫情等困难挑战,场馆和基础设施基本完工,赛事组织、场馆运行和赛会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冬奥宣传推广持续升温,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可持续和遗产工作成效显著,各项筹办工作已按计划基本准备就绪。

他表示,口号的发布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朋友关注冬奥、参与冬奥,一起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背景下,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并向世界人民传递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携手走向未来的美好愿望。

主题口号是历届奥运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主办国、主办城市的独特文化和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

为了充分表达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愿景和目标,创作出独具风格的主题口号,北京冬奥组委自2020年5月起启动了主题口号创作征集工作,通过定向委托创作的方式,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征集主题口号创意,后经过多轮评审,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意见,并和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取得一致后,最终决定将“一起向未来”(英文为:“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作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发出倡议!

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蒋效愚表示,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具有专业性强、号召力强等特点,把握了当今时代的发展形势,激励国人,也通过冬奥会的舞台向全世界发出倡议。“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面对疫情的冲击,全世界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困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他认为,主题口号充分表达了北京冬奥会的举办理念和远景诉求,促进冰雪运动开展,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提高国人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使未来发展长久受益。“中国正在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写下自己的答案。”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至今仍被人铭记。2022年,北京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这次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与2008年时一脉相承,同时又体现出当前的时代特征,是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给奥林匹克运动留下的又一中国印迹。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对于未来的憧憬!

作家、学者、原文化部部长王蒙表示,在疫情为全球发展依然带来不确定性的今天,冬奥会的声音是汇聚,是共享,是未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赞美歌曲,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也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继承与发扬。

“‘一起向未来’汇聚着我们对于未来的憧憬,相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在所有人心中留下独特的奥运记忆。”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表示,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和我的同事们会将口号传递出的理念落实到每一天的工作当中,用勤奋、严谨、细致、踏实的工作,来迎接北京冬奥会开幕的时刻。”

中央有关部门、河北省、北京市和北京冬奥组委领导张旭、杜兆才、张卫星、严鹏程、张家明、张建东、靳伟、杨树安、于再清、韩子荣、蒋希伟,以及专家、运动员、高校和大学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新东方天津学校官方头条号:天津新东方学校

试卷解析、干货知识、学习方法、家庭教育技巧等天津教育相关信息,扫码了解!

课程列表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22-2737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