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快讯>素质教育>书法>正文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顺序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2021-11-22 10:16

来源:

作者: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汉字的演变过程有7个阶段:上古时期的汉字雏形;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周朝时期的金文;秦朝时期的小篆;汉朝时期的隶书;魏晋以来的楷体、宋体;近代以来的汉字简化。

汉字的演变过程:上古时期(汉字雏形)

汉字成系统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仓颉造字,相传仓颉是轩辕黄帝的史官。他应该是将经过漫长岁月演变的图形符号加以收集整理,最后再加以规范化与系统化。无论如何,汉字的第一功是非他莫属的。并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也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汉字的演变过程:商朝时期(甲骨文)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甲骨文”指的就是商朝时期刻在龟壳兽骨上的汉字,又称“契文”。这些流传下来的文字在当时主要是用于占卜和记事。在商朝时期,在甲骨上刻字可能并不是主要的记录方式,可能还有其他的刻在木头或刻在竹简上的文字,只是年代过于久远,只有不易腐烂的甲骨才能保存下来。也有很少的字被刻在金属器皿上,由于当时金属比较稀缺,并没有成为常见的文字载体。

汉字的演变过程:周朝时期(金文)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以及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将文字刻于金属器皿上,可能周朝人认为将文字刻在甲骨上并不十分雅观,并且当时青铜器大量出现,青铜器也常用作祭祀先祖的器物,金属开始成为文字的载体,但同时还会有文字被刻在甲骨上。由于流传下来的文字多见于钟鼎之上,因此被称作“钟鼎文”;由于是刻在青铜器上,也被称作“金文”。这一时期的金文也成了周朝文字的代表。

与商朝一样,在这一时期或许金属也并不是周人书写的工具,史学家依具甲骨文字形分析,推测竹简出现最早应该不晚于商朝,这一时期主流的文字载体应该是竹简,虽然竹简相对容易保存,但也抵不过岁月,现存发现最早的竹简是曾侯乙墓(战国初期,诸侯国曾国的国君曾侯乙)出土的竹简,其主要记载的内容是丧葬物品的清单。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统治衰弱,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国与国之间因战争而逐渐产生隔阂。诸侯的割据也使得汉字出现了简体、异体、一字多形的现象。

汉字的演变过程:秦朝时期(小篆)

秦朝是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统一政策,在丞相李斯的主持下,将汉字书写统一为秦国的小篆,小篆也因此成为秦朝文字的代表。小篆的产生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出现的汉字的异化趋势,也为今天的汉字奠定了基础。如若不是秦始皇的政策及时遏止了汉字的分化,或许我们现在看到的汉字就像英法德语一样,虽然相似但却不再相同。

为秦始皇歌功颂德的“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相传为丞相李斯用小篆书写的,是为标准的小篆字体。秦小篆是从周朝大篆字体简化演变而来的,与大篆相比,小篆书写起来更加简便,字体长方,笔划均匀,且每个字大小一样,既美观又简便,堪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篆可参看《石鼓文》,小篆可见《峄山刻石》和《秦泰山刻石》。)

大篆敦而圆,小篆柔而方(赵宦光(明代)《论九体书》。

大篆者若鸾凤奋翼,虬龙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铅(右边为舌字)利精微,同乎神化。小篆者或缕纤盘屈,或悬针状貌,鳞羽参差而互进,珪璧错落以争明,其势飞腾,其形端严。(张怀瓘(唐代)《论六体书》。

隶书作为小篆的辅助字体,也得到秦始皇的支持和推广,秦朝的隶书也称为“秦隶”,或者“古隶”,以区别汉朝的隶书”汉隶”。

汉字的演变过程:汉朝时期(隶书)

汉初,汉承秦制,仍用小篆,后来篆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隶书得到蓬勃的发展。隶书随着时间而逐渐完善,到了东汉,形成了定型的汉隶。特别是到了汉恒帝、灵帝时期(公元174-189年),汉隶达到极盛。因此,隶书也成了汉朝汉字结构与字形的标志。

隶书既庄重严整,又变化多姿。其上承篆书和古隶,下启楷书。因此,隶书在汉字发展史上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汉代后直至近代,汉字的结构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而变的也只是在书写样式上。

汉字的演变过程:魏晋以来(楷体、宋体)

从隶书、隶草演变出一种较规整的字体(楷书。到了唐朝时,楷书更加成熟,成为当时最流行的字体,楷体也因此成为唐朝汉字的代表。印刷术发明以后(最早是雕版印刷),印刷也多用楷书。

到了明末清初,逐渐出现了一种笔画以横轻竖重为典型特征的字体,是楷书的一种变体,因其最早是从宋代的刻本印刷字体发展而来,故称之为“宋体”。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在日本就被称为“明体”,原因是这种字体在明朝最为流行,也是在明朝传入日本的。

汉字的演变过程:近代以来(汉字简化)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推行汉字改革方案,既汉字的简化与规范化。这是汉代以来汉字结构的最重大变革。从1955年到1964年总共推出2235个简化字。这次文字改革并不仅仅是汉字的简化,也包括废除1055个民间流传的异体字。

新东方天津学校官方头条号:天津新东方学校

试卷解析、干货知识、学习方法、家庭教育技巧等天津教育相关信息,扫码了解!

课程列表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22-27379900。